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单元线咨询 >> 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

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

2011-9-13 21:20:52  点击次数:

单元生产概述
      单元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一个模块。它是当代最新、最有效的生产线设置方式之一,为日本以及欧美企业所广泛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小批多种生产残酷环境下的生产线几乎比流水线效果还好,因此被誉为“看不见的传送带”。
      要理解单元生产,首先就要理解“一个流”。所谓“一个流”,是指产品在生产时,每个工序只有一个半成品。“一个流”是一个物流概念。很多厂都存在“批量 加工”和“批量转移”的现象。批量有大有小,最小的单位就是“一个”了。这种“一个”的物流,就叫“一个流”。单元生产则是一种生产线设置方法。指生产线 按照流程布局成一个完整的作业单元,作业员在单元内进行目标为“一个流”的作业。
单元生产的优点
      生产周期短,这就意味着快速交货。单元生产的交货期只有批量方式的五分之一 。产品切换时间短、快速对应“紧急订单” , 沟通方便,反应迅速。“盘点”方便准确、提高物控精度。由于半成品少到人手一个。所以物控人员有福了,数量控制得心应手,比条形码还准确。生产效率高。单元生产的在精益生产发展史上的地位 单元生产是大家对“精益生产”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初期,大家对精益生产的认识停留在“拉动生产”上。认为,为了达到“零库存”的目标,需要认真分析现 状,利用现有资源,建立起一套“系统”,使得库存最小。但是实践的结果证明这样做效果不大。于是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建立在“现有条件”下的“运筹”是远 远不够的。必须要打破“现有条件”,也就是进行真正的现场改造。单元生产正体现了这一精神。实施过单元生产的企业,无不在布局、人才培养、物料控制上发生 极大的改变。因此,单元生产是把精益生产深入到工厂每一个细胞的改善活动,它把精益生产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单元生产方式能把大量“单能工”“局部人”或“零件人”转化为“完整人”,它具有成就人、培养人、创造人的社会意义,为整个社会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综合技 能劳动者,它把蓝领工人从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解放出来,成为自主管理弹性应变的思考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由于具备多种技能和高劳动效率,在同资方谈判工资水 平时有了更多的砝码,同时高工资在宏观上创造了需求和市场,减缓了经济周期的震荡冲击。
      要达到单元生产的目标就要做到:单件生产(one-piece-flow:一个流)、多段工程、平准化生产、抛弃传输带,建立工作量在各工序容易转移的 作业机制,进行入口、出口一致化的U形拉改造;对作业员要求、多能工养成,实行走动式作业;对于作业指导书而言要建立标准操作程序;人力资源上实现人少化 制造,单元集体计件工资制;对各工序生产负荷、生产计划安排实行多次小量的平准化;时间上实行各工序段相同生产节拍的同步化;为降低库存,实行快速化制 造,为应对多批小量多品种订单要求,应实行快速转换作业。在空间上实行以产品为对象进行分类,使加工、装配该产品的各工序占据一个封闭厂房空间,形成一个生产单元的工序一体化;生产单元具备计划、设计和管理等职能,废除金字塔式的官僚组织结构,采取扁平化管理,降低信息传递的损耗,在组织上实行职能一体 化;对设备要求专用化、小型化;开展TPM活动,追求设备零故障。对在制品而言要实现以单件生产为目标的一个流生产。
      单元生产是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精益生产方式,通过它,公司能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在单元生产中,设备和工作站被以特 定的顺序排列,通过这种排列,材料和零件能够以最小的搬运和延误顺利的通过流程。单元生产是精益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设备或者是在流程所需的工作站组成了单元生产,而他们的排列都是依为满足流程而安排的设备的顺序而定。安排人和设备在同一个单元中有利于公司达到单件流和弹性生产的目的。
      单件流指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产品一次一件的完成整个流程,而速率则是由顾客需求决定的。单件流作业有利于公司快速出货给给客户,减少了存储和传输需求,减少了被损坏的危险,快速暴露问题以便得到重视。



[1] [2]  Next page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下一条新闻:CELL与流水线

上一条新闻:前言